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

    信息发布者:廖丽萍
    2017-11-24 20:16:44   转载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轻点手机,实时查看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;

    在线下单,深山优质农产品销往千家万户;

    导航定位,村里土地管理规划连上“大数据”

    ……

    集互联网、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一体,这些看上去“高大上”的信息技术,如今开始走向田间,让农业变得聪明起来。

    农业顶层设计,引航发展方向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2015年7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将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,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和服务水平,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。

    接下来,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三五“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;

    2016年底,国务院先后印发《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(2016-2020年)》、《“十三五”国家信息化规划》,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出总体部署。

    随后,农业部相继出台《“十三五”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》、《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提出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,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、经营网络化、管理数据化、服务在线化,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。

   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“实施智慧农业工程,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”。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为推动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,农业部从2013年起,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天津、吉林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徽等省份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,未来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范围还将拓展至10个省。

   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“数字鸿沟”,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,从2014年起,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陆续开展,截至今年6月底,建成运营6.9万个益农信息社,累计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1115万人次,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8亿元。

    农业部每年还安排资金支持条件好、有积极性的地方开展农业信息服务、农业电子商务等试点。2016年在北京、河北、吉林等10个省(区、市)分别开展农产品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,推动12家电商企业与10省份签订共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协议,探索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。

    农机百舸争流,彰显企业活力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一拖、雷沃、中联重科……一批国内农机企业纷纷加快了“智慧农机”的研发步伐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
    智慧农机仅是智慧农业的一个细分领域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农业人口在不断减少,农业的规划化在快速地推进,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,农民对智慧农业的需求日益旺盛。

    在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,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创建了物联网小镇,基于农业主产区行政镇建制单元,借助互联网、移动通信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技术手段,搭建大数据中心和运营中心平台,建立起网格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。

    小镇智慧程度很高,农户只要点一下手机上的APP,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就可以实现为田间农作物精准灌溉、施肥。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而在河南商水县,智慧农业全面开花。从土地流转整合开发、农业生产决策到农产品电商,“大数据+”和互联网进入了农业的各个环节。

    县域单元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已初见雏形,依托布瑞克农业大数据云平台,充分整合县域、全国、全球的农业产业数据资源,为商水的农业产业规划、招商定位、企业发展等提供智能决策,正逐步改变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。借助平台,商水的合作社更是用上了消费大数据,通过对互联网人群的精准画像来进行营销,订单的转化率是普通电商的10倍。

    发展扬长补短,加快推广落地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眼下智慧农业的概念遍地开花,不过,也有业内专家指出: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当前,中国的智慧农业发展还只是依托农业产业链、农产品价值链的某些环节、某些片段探索性地应用信息技术,或者说只是将涉及到智慧理念、农业技术、方法的一些片段在生产过程中有所应用。

    业内专家认为,由于信息网络、管理工程和农艺技术的集成度、契合度还不够,涉农数据的采集、挖掘及分析能力还比较弱,农业智能化程度还不太够。当前亟须增强面向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,用新技术、新设备引领智慧农业发展。

    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、投入期集中,回报周期却很长。在农业整体比较效益偏低的情况下,一些物联网等信息设备很难大范围推广。

    有了它,农业生产更“聪明”

    智慧农业要突破一二三产融合的瓶颈,要从让农民种得好,进一步走向卖得好,没有合理的市场预判和生产规划,往往会使得生产端的基础设施投入变成亏损的第一步,让农民望而却步。

    此外,智慧农业应用还不够“接地气”,在满足农民使用需求方面还要继续探索。除了来自产业需求,也要结合农民诉求,尤其要注重满足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三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对信息化的需求。

    实习编辑:于明月

    编辑:张程

    责任编辑:张磊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